2020年5月6日下午,俄罗斯东欧中亚学院2020届俄语专业本科毕业生“云答辩”顺利进行。本次答辩利用腾讯会议远程视频技术平台,涉及俄语专业5个答辩小组:区域国别研究组、语言学1组、语言学2组、翻译学组、文学组。为了确保此次答辩顺利进行,学院成立了答辩委员会,在答辩委员会主席许宏的带领下,制定了精细的毕业论文答辩方案,该方案明确了答辩资格、答辩流程、答辩学生注意事项、答辩小组成员注意事项等规定,并在每组指定技术支持老师和答辩秘书共同负责该组的平台技术问题,确保视频答辩顺利进行。这一系列举措保证了答辩程序和规范。
“云答辩”结束之后,让我们来听听同学们反响吧!
区域国别研究组答辩秘书钱书茗:
区域国别研究组的答辩有条不紊准时展开,五位老师、十位同学提前在会议室中等待开始并调试设备。答辩小组主席章自力老师全程都在帮助组织和推进答辩流程。同学们或是准备了精美的PPT,或是直接对着屏幕自信从容地阐述自己的论文内容,老师们对于论文的反映总体良好,无论是插入数十张配图的生动呈现形式、还是引入量化研究,紧跟科研潮流的研究方法,都得到了老师的一致嘉奖。同时,老师们也不吝耐心细致提出自己的进一步建议,涉及格式、规范还有具体概念的阐述等等,同学们在展示自己的学术成果时,又学到了新的知识。本来参与答辩,面对直播镜头的紧张感,被亲切和蔼的老师们一扫而光,答辩氛围其乐融融,十分温馨。最后,老师除了总结希望以后的论文可以着重从小处出发之外,还赠予我们毕业寄语,表达了对未来的期许。距离隔断不了我们的师生情,这场四年的金顶之缘永远不会褪去!
语言学1组答辩秘书王佼佼:
临近下午1点,老师同学们陆续进入会议,老师们亲切的聊天为这次云答辩创造了诙谐轻松的氛围,语言学组的八位同学依次进行3-5分钟的个人陈述,从精美的PPT和详实的内容介绍能看出同学们都为本科阶段的最后一次大作业付出了努力和汗水。语言组的答辩委员苏祖梅老师、李利群老师、钱琴老师耐心倾听同学们的陈述,并针对每篇论文的优缺点进行点评,同时还就论文中的问题与学生进行探讨。老师的评价都非常中肯切实,同学们也都虚心接受,表示将继续完善自己的论文。答辩最后,老师们关心地询问同学们的毕业去向,多数同学打算读研继续深造,也有个别打算迈入职场,相信经过这四年大学的历练,2020届的学子们能共克时艰,继续创造美好未来。
语言学2组答辩秘书阴琦玉:
因为疫情的爆发,我们不得不放弃传统的面对面答辩方式,转战线上答辩。
老师们和同学们前期作了大量的工作。早在一周前,学院已经组织各答辩小组秘书准备本次毕业视频答辩工作,确保硬件、软件无误,以及保证答辩程序和规范。线上毕业视频答辩的同学在答辩过程中需要遵循的几项原则,一是要熟悉自己的PPT和文稿,这是基础;二是一定要提前测试设备和线路,熟悉答辩流程;三是要保障室内光线充足,网络通畅;四是要准备两部手机,打开手机热点,无线网络断线备用。此外,最最重要的是,要调整好自己的心态。
其实,当看到屏幕前老师和同学们熟悉的面容,同学们的紧张感就一扫而空。而答辩过程也十分顺利,老师和同学们都积极地互动,线上答辩获得了很大的成功。虽然疫情使我们不得不相隔千里,但是各项活动仍然在有序进行着。
文学组答辩秘书张洛蕙:
因为疫情原因,虽然不能和老师同学们面对面,但还是在下午一点通过腾讯会议如期见到了大家。在文学组答辩组长叶老师的主持下,这场独一无二的线上论文答辩井井有条地进行了起来。同学们通过屏幕共享展示自己的答辩ppt,随后悉心听取老师们宝贵的改进建议。老师们在意见不一致的地方时而还会展开一场热烈的讨论,让作为围观群众的我们大饱眼福!
翻译组答辩秘书郭婧怡:
翻译学组所有(共4名)同学的本科生毕业论文均得到了老师们的肯定,组员们悉心听取了建议,表示将对论文继续进行调整和修改。答辩过程中,大家全程打开摄像头,聚精会神地看展示PPT,聆听其他组员的答辩内容以及指导教师的问题建议。指导老师们也认真负责地对每位同学的论文进行了提问和补充,整体答辩氛围十分活跃轻松。
大学四年的最后用这样云答辩的方式也算画上了一个句号,感慨万千。虽没有想象中的庄严,但大家都认真地准备了展示PPT和答辩内容,对自己的论文了如指掌,应答如流。总之,虽然没有面对面地现场答辩,但是依然没有影响对毕业论文敲定的流程。结束后大家合影留念,气氛融洽,师生和睦,这毫无疑问是场令人满意的答辩。
个人感言:
2016级俄语专业张思雨
2020年毕业生的论文答辩方式(集体云答辩)可以说是几乎没有过的,但在如今的形势之下却是有必要的。云答辩相比线下答辩可能会更方便一些,通过视频功能也能起到见面的作用。首先,非常感谢每位老师的认真倾听以及给出的建议,还要谢谢我们的答辩小秘书为这次答辩的顺利进行做的所有工作!但是,对于这样的毕业方式个人觉得还是稍稍有点遗憾的。没有和朋友们见面,也没有给老师拥抱,谢谢他们这四年的付出,反而是隔着屏幕大家互相道别。这样特别的毕业方式,我想,也是值得永久铭记的吧。也不知道我们2020届毕业生还能不能拥有毕业典礼的机会。最后,还是祝愿大家都可以拥有似锦前程,我们的国家能平安昌盛。
2016级俄语专业顾羽佳
答辩的顺利结束也意味着我们离毕业又近了一步。今天的答辩是我从来没有体验过的“云答辩”,与之前一个人站在讲台上,其他老师和同学坐在底下看着那种高压的感觉不同,云答辩让我没有那么紧张,也能够借助PPT更有条理地叙述自己的观点。老师们也以交流的方式来跟我们探讨论文的进一步修改,感谢老师们认真审阅我的论文并提出一些建议。祝大家毕业快乐!
2016级俄语专业古丽
首先非常感谢每一位老师能抽出宝贵的时间,在这特殊时期同我们一同完成论文答辩。本来想,线上答辩会有很多问题,比如没有线下的仪式感,不能面对面同老师进行交流探讨。但经过这一轮的答辩下来,发现这些问题都微乎其微。整个答辩过程都很愉快,每一位同学也做足了充分的准备,每一位老师也很认真地聆听和提出自己的修改意见和建议,不得不说网络通讯在此刻发挥了很大的作用。最后,感谢白屹老师和章自力老师在论文过程中的帮助和指导,同时,也感谢所有俄院辛勤工作的每一位老师。也祝每一位2016级同学在接下来积极听取老师论文修改意见,按时完成学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