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外举行第十二届世界俄语大会新闻通气会

发布者:shisuldap发布时间:2011-05-05浏览次数:105

 

第十二届世界俄语大会新闻通气会4月28日下午在上海外国语大学会议中心英伦厅举行。 上外党委书记、第十二届世界俄语大会筹委会主任吴友富,上外常务副校长、第十二届世界俄语大会筹委会执行副主任谭晶华等就上外主办第十二届世界俄语大会的相关情况和上外近年来在人才培养、学科建设和办学工作紧密对接与服务于国家战略需求等方面所取得的成绩、亮点与特色等,向与会的新闻单位记者作了通报与重点介绍。
 
新华社、《中国教育报》、《解放日报》、《文汇报》、《劳动报》、《新闻晨报》、《新闻晚报》、《上海日报》、上海教育电视台等新闻媒体记者出席了通气会。新闻通气会由校党委宣传部部长、第十二届世界俄语大会筹委会宣传组组长陈万里主持。
 
吴友富书记首先就第十二届世界俄语大会的相关情况作了通报。他说,本次世界俄语大会能走进上海,落户上外,这既是国际俄语界、国家和上海赋予全体上外人的光荣使命,更是上外人对上海、对国家、对国际俄语界作出的庄严承诺。为此,上外把认真做好本次大会的筹办工作,高水平、高规格、高质量地开好此次会议,列入今年学校工作的重中之重。
吴友富指出,近年来,上外针对全球经济一体化、人才需求国际化这一大趋势,以高等教育国际化为大背景,审时度势,提出了以“格高志远、学贯中外”新校训为发展理念,以实施“四三二一”新战略为发展动力,以“国际型特色人才培养创新平台”为发展载体,以创建“高水平、多科性、国际化外国语大学”新定位为发展目标的适应国情、市情、校情的发展思路,不断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努力实现人才培养与国家和地方发展战略的对接,把外语教育从工具层面逐步拓展到战略服务的层面,使上外的国际化办学之路越走越宽。
 
吴友富介绍说,前几年,为进一步实现学校改革发展新突破,校党委集中全校智慧,形成了“四三二一”发展战略:以“学风”、“政风”、“作风”和“会风”“四风”建设为政治保障,以打造外语专业、培养复合型人才专业和国际化办学“三个核心竞争力”为中心,以“人才强校”和“学科强校”为两大支撑点,最终实现培养具有我校特色的高端国际型、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这一人才培养目标。这一发展战略的出发点是促进学校科学发展,最终落脚点就是培养国际型特色人才。国际型特色人才培养始终是我们促进学校科学发展的关键着力点。
 
吴书记还介绍了上外自2007年正式启动的“国际型特色人才培养创新平台”建设。他强调,创新平台建设基本思路是:以高级翻译学院、国际公务员班、国际化师资队伍建设、外语“一条龙”建设以及“无国界管理”的MBA专业人才培养等项目来支撑“创新平台”建设,以点带面、配套改革、逐步推广,尽快促成上外办学史上的第三次飞跃。
 
吴友富还主要介绍了创新平台的子项目——国际公务员培养创新平台建设的有关情况。他说,2007年,我们按照“主动接轨国家对外战略,主动拓展国际就业市场”的策略,在全国率先开设了国际公务员班。其培养目标是:培养全面掌握并熟练使用英语及另外一门外语、胜任在国际组织、跨国机构、外事部门等国际性或涉外型机构从事外事、文化、经贸、法律、新闻、管理、军事等国际事务工作的多语种国际化专业人才。目前,国际公务员班更加细化合理的培养方案已基本形成,首届国际公务员班学生今年即将毕业。他说,与此同时,上外还积极启动了一系列与“创新平台”密切相关的配套措施。如实施学生海外游学实习计划,资助在校生到海外著名大学、跨国企业和国际组织游学、实习;启动教师海外培训计划,每年支持和选派10名优秀青年教师到国外一流的学校,师从一流的教授,进行国际学术前沿的研究与学习;打造全外语教学课程,鼓励非语言类专业更多地直接使用外语原版教材,建立和完善与复合型、国际化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建设相适应的教学管理制度;积极开展通识教育,形成体现我校“格高志远、学贯中外”新校训思想文化内涵的核心课程体系;成立与国际型特色人才培养密切相关的研究机构,如“中国外语战略研究中心”、“上外中国国际舆情研究中心”、“上外跨文化研究中心”等。
 
吴友富还重点介绍了我校的MBA项目,他说,这也是上外培养高端国际型特色人才的又一新举措。该项目结合本身的特色和优势,充分融入上外跨文化、第二外语和特色课程的内容,致力于培养源自于东方文化、新一代复合型的无国界管理人才,为中外企业培养更多的商界精英。他说,上外把人才培养放在接轨国家战略、服务上海发展的大局中去思考,主动对接国家和地方发展战略需要,在对接中拓展办学空间,在对接中实现自我发展。如我校的中东研究所、国际关系与外交事务研究院、外语战略研究中心、舆情研究中心等科研单位突出重点,对接国家战略,为国家外交、安全、对外宣传和语言政策提供深入研究与咨询服务。
 
吴友富强调,上外自觉地对接国家战略、服务于国家“软实力”建设与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并推出了新的举措。就在本月的8号,上外开通了中国外语战略研究网、外国文学研究网、中国国际舆情研究网,依托上外现有的24个语言专业、多科性人文社科资源与人才优势,整合国内相关高校与研究院所以及学术期刊、研究中心的分散资源信息,发挥集合效应,积极把握网络时代的学术话语主动权。
 
吴书记最后表示,我们将以此次世界俄语大会为新的起点,全面贯彻落实国家“十二五”规划和教育规划纲要,全力推进学校“四三二一”发展战略,精心打造国际型人才培养创新平台,不断提升和凸显核心竞争力和综合办学实力,为国家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谭晶华常务副校长就第十二届世界俄语大会主题、大会主要议程以及上外申办和筹备主办本届世界俄语大会的具体情况等,作了通报和介绍。
 
谭晶华说,第十二届世界俄语大会的主题是:时间与空间中的俄语和俄罗斯文学。大会的议题15个,圆桌会议议题5个,涵盖了语言政策、语言历史、现代俄语、教学法、俄罗斯文学、俄罗斯文化、跨语言及跨文化交际等研究领域。由于上海是首次举办世界俄语大会,这次大会也将成为上海继世博会之后,又一个向世界展示国家人文科学特色与文化“软实力”建设成就的舞台,对扩大和深化中国与俄罗斯乃至世界各国的教育与人文合作将起到巨大的作用和深远的影响。
 
谭晶华指出,第十二届世界俄语大会在上外举办,主会场和所有的分会场都设在上外松江校区,其意义非常重大。这也是上外建校60多年来所主办和承办的规格最高、规模最大、影响也最大的国家层面的国际学术大会。
 
谈到上外俄语学科发展历史、俄语人才培养情况时,谭晶华指出,上外不仅是新中国高等外语教育的发祥地之一,也是新中国高等俄语教育的发祥地之一,是几十年来始终未变的国家级俄语教学中心和高等俄语人才培养的摇篮。至今为止,上外俄语系的俄语语言文学学科一直是国家和上海市两级重点学科,在国内同类院校学科中占有重要地位。上外的俄语语言文学学科是全国第一个获得俄语语言文学博士学位授予权(1983)的学科点。新中国第一位俄语博士就出自上外。上外设有俄罗斯语言文化研究基地和教育部直属俄语中心,
 
谭晶华介绍说,近年来,上外重点加强了俄语语言文学、英语语言文学和阿拉伯语语言文学等一批传统优势学科点建设,建立和健全了语言、文学和文化等研究方向。设立在上外的中国外语发展战略研究中心所承担的《国家外语发展战略研究》和《中国外语资源监测数据库》分别为国家语言文字应用“十一五”科研重大项目和上外“211工程”三期项目。上外主动对接国家战略开展一系列外语战略研究得到了教育部、国家语委有关领导的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最近,上外开通了中国国际舆情研究网、中国外语战略研究网和外国文学研究网。
 
上外俄语系主任、第十二届世界俄语大会筹委会执行秘书长章自力就本届世界俄语大会筹备工作过程、迄今为止进展情况等,向到会的新闻媒体记者作了具体介绍。
 
中国教育报、解放日报、文汇报等媒体记者就“上外申办世界俄语大会的动因”、“上外对‘国际化’这一理念的理解”、“本届世界俄语大会对上外实施国际化办学战略将起到哪些推进作用”以及“上外俄语专业人才培养的优势与特色”等提问。吴友富、谭晶华和章自力等一一作了回答。
 
上外党委常委、校办主任、第十二届世界俄语大会执行秘书长杨凡,上外国际合作交流处处长、第十二届世界俄语大会筹委会执行秘书长孙信伟以及部分校中层干部、上外学生媒体记者等出席了新闻通气会。(缪迅、杨波、郝若琦)